1月9日,市政府新聞辦舉行“2023年民生實事完成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”,市民政局聚焦“常有眾扶”民生工程,解讀了常州市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;市住建局、市農業農村局聚焦“常有安居”工程,匯報常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成果。
聚焦“常有眾扶”民生工程:投入資金1030萬元 實施公益項目254個
2023年,市民政局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積極發揮好民政部門牽頭作用,針對不同類別的困難群體,實行分層分類保障,持續擦亮“常有眾扶”民生名片。去年,培育發展4A級以上社會組織67家,開展公益課堂932場、公益服務1777場次,直接受益群眾13萬人次。
通過福彩公益金專項扶持、社會化資金引入等方式,實施助老、助殘、困境兒童幫扶、困難救助等公益項目254個,累計投入資金1030萬元;全面啟動“常有愛·益萬家”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,市、區、鎮(街道)三級共扶持項目278個,投入扶持資金2337萬元,涵蓋助老助殘、救助扶貧、鄉村振興等內容。
市民政局與市教育局、團市委、市殘聯合力推進困境青少年結對幫扶,完成“夢想小屋”改造400間,組建571人的“希望家長”關愛幫扶團隊,開展關愛活動280余場。
制定出臺《常州市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行動方案》,學校每天固定開放心理輔導室不少于2小時,安排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值班。全市累計開展家庭教育、心理健康講座4888場,受眾411.8萬人次;24小時服務熱線“96111”接待電話咨詢16239人次,“一對一”面詢6380人次,有效開展危機干預134例;為1000名重點學生實施結對關愛幫扶,常態化開展困境青少年結對幫扶活動。
聚焦“常有安居”民生工程: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.3萬套(間)
常州市聚焦“住有所居”,緊扣“打造全國青年創新創業最向往城市”的目標愿景,致力于分層次、多渠道解決新市民、青年人的住房問題。截至目前,全市累計開工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.3萬套(間),相關經驗做法2次入選住建部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清單。一批人才公寓成為人才落地棲息、樂享服務、事業騰飛的港灣。出臺《人才公寓建設管理指引》,開發“人才公寓在線”系統,構建“一站式”服務平臺,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從“基礎保障性住房”向“全要素服務社區”轉變。
常州市聚焦“住有宜居”,把老舊小區打造得有“顏值”兼“氣質”、“安居”更“宜居”。截至目前,去年計劃的98個改造項目均已基本完工,并完成建設居住社區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1412個,完成加裝電梯164部。鐘樓區永紅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等兩個項目入選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獎范例獎;“老舊小區改造+加裝電梯”做法被列入住建部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;加裝電梯政策措施“套餐”獲省住建廳點贊,并在全省推廣。
常州市聚焦“住有樂居”,搶抓農房改善的“時與勢”,有力有序推進農村住房條件改善,全市共完成農房改善1.48萬余戶。常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域農村宅基地綜合管理信息系統,完成51.6萬戶、164.4萬人的資格權的認定和數據入庫工作,以及1.7萬戶、2.2萬人非保障戶的入庫管理工作;推進農村宅基地線上審批和閑置宅基地線上交易試點工作,全市農村宅基地線上審批累計達到1776宗;出臺《關于明確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若干政策措施》,為深化宅基地改革、建設現代化宜居農房提供政策支持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