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4年1月18日(周四)16:15
發布地點:常州市行政中心惠風廳
發布主題:2024年度常州市民生實事項目情況
發布人員:李 林 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
錢旭健 市民政局局長
王竹林 市人社局局長
彭 峻 市住建局局長
何小茜 市衛健委主任
主 持 人:薛 靜 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、市政府新聞發言人
新聞發布會主席臺
新聞發布會記者席
薛 靜 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、市政府新聞發言人
【薛 靜】
媒體朋友們,大家下午好!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。多年來,常州實施“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”,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,推動政府“辦的事”精準對接群眾“盼的事”。剛剛,在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,經過全體代表的投票,選定了2024年度常州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。
現在,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李林先生;市民政局局長錢旭健先生;市人社局局長王竹林先生;市住建局局長彭峻先生和市衛健委主任何小茜女士向大家介紹202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安排。
首先,請李副市長作新聞發布。
李 林 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
【李 林】
各位媒體朋友,女士們、先生們,大家下午好!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。剛剛過去的2023年,是常州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。我們緊扣“國際化智造名城、長三角中軸樞紐”城市定位,深入實施“532”發展戰略,加快打造“新能源之都”,高質量邁入GDP萬億之城,實現了綜合競爭力、資源集聚力、區域輻射力、發展影響力的大幅躍升。在這過程中,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采訪報道,緊扣一系列事關常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,在產業發展、民生保障等各領域講述常州故事,唱響常州品牌。在此,我謹代表市委、市政府,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!
去年,我們堅持民生優先導向,積極回應群眾所需所盼,出臺了一系列為民、利民、惠民的務實政策與舉措,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圓滿完成市人代會票決的10件民生實事項目,并將相關情況進行了系列發布。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,是全面完成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,也是我們萬億之城再出發的第一年。我們將繼續以民生實事項目為重要抓手,集中力量再實施一批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,奮力托舉起一座有高度更有溫度、有質量更有質感、有顏值更有氣質的現代化常州。今天的新聞發布會,我們著重介紹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剛剛票決出來的2024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的有關情況。下面,我向各位通報三個方面內容:
一、關于項目的基本情況
1. “常有善育”工程,包括擴大優質普惠托育資源供給、加強兒童健康管理、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、建設兒童友好城市、開辦“愛心暑托班”等。
2. “常有優學”工程,包括擴大教育資源供給、培優職業教育資源、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等。
3. “常有健康”工程,包括優化市級醫療資源布局、提升市域疑難危重疾病救治能力、完善急救網絡體系、推動體醫融合等。
4. “常有頤養”工程,包括老年人健康保障、提升老年助餐水平、方便老人居家頤養等。
5. “常有眾扶”工程,包括提升精神障礙康復服務、開展困境青少年結對幫扶、為低收入人口家庭開展慈善救助、非本地戶籍遇困對象救助等。
6. “常有安居”工程,包括實施城中村改造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、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、改善農村住房條件、新建和改造菜市場等。
7.就業創業促進工程,包括拓寬就業創業渠道、深入實施“青春留?!庇媱?、增加青年驛站覆蓋面等。
8.交通暢行工程,包括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車位共享、完善城市路網、打造更優公交出行體驗等。
9.環境改善工程,包括推進村莊人居環境整治、建設口袋公園、建設生態綠城、開展水質提升行動等。
10.公共安全提升工程,包括提升全民自救互助能力、守護食品安全、完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、提升燃氣安全水平等。
二、關于項目的編排過程和主要考慮
2024年度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編排工作從去年9月初開始,前后歷時4個月,主要包括建議征集、項目申報、初排確認、修改完善、集體決策等五個階段。在具體編排過程中,我們重點把握了以下三個方面:
一是突出民之所望、政之所向。根據群眾需求的新特點、新變化,不斷完善公開征集、定向征集、專題征集、常態化收集機制,力求覆蓋面更廣、與群眾需求匹配度更高。累計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建議820條、比去年提升50%,定向收集人大代表建議55條、12345熱線和信訪局梳理熱點民生訴求31條。我們對收集到的每一條意見都進行了仔細研讀,并反饋到相關職能部門,作為部門申報民生實事項目的重要參考。候選項目初步排定后,盛蕾市長專門召開座談會,征求了部分市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和黨外人士的意見建議。市政府辦公室兩次書面征求板塊和部門意見建議,同時與省民生實事項目進行了銜接。市人代會期間,代表小組進行了充分審議,最終從12件候選項目中按得票高低選出10件民生實事項目。
二是突出系統聯動、品牌塑造。項目內容上,對學校醫院建設、停車泊位建設共享等持續推進,久久為功。同時,注重與“新能源之都”建設、兒童友好城市建設、省級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市委、市政府重點工作相結合,新增兒童友好學校、醫院、青年驛站建設和水環境治理等新項目。推進機制上,強化縱向協同、橫向聯動,明確市、區兩級統一使用“六個常有”的編排框架,加強“愛心暑托班”開辦等項目的整合歸并,形成聯動效應,不斷提升我市民生品牌的顯示度、影響力。
三是突出量質齊升、以質為先。在項目編排過程中,我們始終堅持“全生命周期、全領域覆蓋、全人群共享”理念,更加注重群眾切身感受度,比如,適老化改造等項目補貼范圍進一步擴大,“一戶一檔一策”電子檔案等項目逐步向非戶籍人口拓展,整合各部門80周歲以上老年人養老服務相關政策并一體推進,口袋公園等工程類項目更注重“建管用”結合等,不斷促進民生實事項目從“有形”到“有效”、從“高質量”向“高質感”轉變。
三、關于項目的實施推進
剛剛發布的10件民生實事項目是市委、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。新的一年,我們將堅持立諾為公、踐諾為民,以釘釘子精神把紙上承諾轉化為現實成效,讓年年辦的民生實事變成老百姓天天可感的美好生活。一是完善推進機制。進一步健全“條塊結合、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工作推進機制,推動各項工作規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態化。督促各地各部門對項目進行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,全力推進項目落地見效,特別是積極推動計劃今年完工的托育機構、養老服務中心、綠地公園等工程類建設項目早開工、早交付,努力讓群眾早受益。二是推動數字賦能。去年,我們開發上線了民生實事項目“云圖”系統,獲省人大稱贊“常州原創、全省首創”。今年,我們將進一步完善“云圖”系統,更好發揮數據統計、分類分析、進度預警等功能,確保所有項目在實施中不縮水、不走樣。三是匯聚各方合力。做好民生工作不僅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更要依靠人民。我們將積極引導和撬動市場資源及社會力量,積極組織各地邀請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行業專家、群眾代表等參與民生實事項目實施的全過程,通過多角度、專業性、社會化監督,進一步提高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實效。借此機會,我們也誠摯邀請各位媒體朋友,全面宣傳民生實事項目辦理情況和階段性成效,營造全民參與、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。
我主要就介紹這些情況。謝謝大家!
【薛 靜】
感謝李副市長的發布,下面請媒體朋友就關心的問題提問,提問前請舉手示意。
新華社記者現場提問
【新華社】
請問市民政局錢旭健局長,當前,各界對老年助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,老年社區食堂的人氣也越來越旺。我市將如何提升助餐服務質量,給老年人帶來更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?
錢旭健 市民政局局長
【錢旭健】
謝謝您的提問。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的“關鍵小事”,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。近年來,各級民政部門綜合考慮老年人口規模、就餐需求等因素,累計建成380個老年助餐點,引入本土知名餐飲品牌企業運營,日均助餐人數1.78萬人,解決了不少老年人“一餐熱飯”的難題。下一步,我們將堅持三個導向,用心用情做好老年助餐工作,提升老年人的助餐體驗。
一、堅持問題導向,推動“一個同”。目前,各級對老年助餐均給予一定的補貼,但有群眾反映,存在“人戶分離”的老年人助餐補貼不能跨區域享受等問題。今年我們將著力解決這些問題,強化對市、區兩級助餐補貼的標準統一,建立、完善助餐平臺,匯聚全市助餐數據,實現市、區兩級助餐補貼同城同享。同時鼓勵各地通過慈善捐助、企業讓利、村級福利等方式,減少老年人自付比例。
二、堅持需求導向,加密“兩張網”。一是助餐設施網。今年計劃新增老年助餐點(社區食堂)83個。在城市地區,鼓勵街道以閑置資產置換等方式,引入餐飲企業建設、運營社區食堂。在農村地區,主要采取公建民營的方式,就近解決老年人吃飯不便的問題。對于居住分散或受場地限制等原因不具備設置社區食堂條件的,通過建設鎮(街道)“中央廚房”,統一制餐、集中配送的方式提供服務。二是送餐服務網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,充分發揮送餐志愿者團隊、成熟知名送餐平臺和物流公司作用,打通助餐配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各地民政部門及鎮(街道)重點保障好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的送餐需求。
三、堅持提質導向,促進“三個化”。一是標準化。出臺《常州市社區老年助餐點標準化建設指南》,統一形象標識,明確老年助餐點適老化設置、管理運營、食品安全等要求。二是市場化。鼓勵各地采取委托運營的模式,將老年助餐點交由口碑好的社會餐飲企業運營,豐富老年人的餐桌。也可在有資質、有信譽、有愛心的公共餐飲單位服務場所設置“老年餐桌”,提供價格優惠、品種多樣的老年餐。三是智能化。結合助餐平臺建設,加強老年助餐質量監管,有序推動刷臉支付功能全覆蓋,鼓勵餐飲企業推廣智能點餐服務。
新華日報記者現場提問
【新華日報】
請問市人社局王竹林局長,2024年,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179萬,同比增加21萬,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面臨壓力,人社部門將采取哪些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呢?
王竹林 市人社局局長
【王竹林】
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關乎千家萬戶福祉,更關乎經濟社會大局繁榮穩定。高校畢業生就業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,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和難點。在常高校2024屆畢業生人數有43419人,其中常州籍畢業生3994人,2024年我們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作為民生實事的切入口,深入實施“青春留?!庇媱?,為在常高校畢業生舉辦專場招聘會不少于15場,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3萬個。開展2024屆常州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和就業創業服務。支持大學生創業不少于1500人。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具體舉措:
一是深入開展“青春留?!庇媱?,大力開展“青春留常暖心服務年”活動。建立從入學季暖心告知、開學季加深印象、求學季融入城市、畢業季欣然留常、就業季持續關注的良好生態閉環鏈。依托高?!扒啻毫舫!惫ぷ髡?,開展“職業指導進校園”活動,通過公共服務與第三方機構相結合的方式,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、職業素質測評和崗位推薦等系列服務,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。組織舉辦15場以上的高校專場招聘會,創新抖音直播帶崗等形式,加密線上線下招聘,為高校畢業生提供3萬個以上高質量的優質崗位。
二是促進2024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。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“一對一”郵寄《一封信》,“點對點”告知服務內容和政策指南,著力開展有針對性就業服務工作,依托“家門口”就業服務站,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調查,對有就業能力、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素質測評,根據素質測評結果精準開展1次政策宣介、1次職業指導、3次崗位推介、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等就業服務;對有創業意向的,提供創業培訓、創業服務和政策扶持。對家庭困難的有就業能力、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“一人一檔一策”精準幫扶,確保實現就業創業。
三是激發高校畢業生創業活力。繼續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,落實各項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扶持政策,支持大學生創業不少于1500人;加大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力度,促進創業帶動就業。加強創業項目挖掘、培育和遴選,扶持一批省級、市級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。擦亮“龍城青年大學生創業”品牌,成立“龍城創業指導師專家團”, 舉辦開展龍城大學生創業論壇、“創業常州”講堂、省級創業專家基層行等主題活動,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更加優越的環境。
現代快報記者現場提問
【現代快報】
請問市住建局彭峻局長,在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中,市住建局提出要完成非居民用氣場所“瓶改管”“氣改電”10000戶左右,請問高站位、高強度推進非居民用氣場所減瓶工作將會采取哪些具體舉措,以提升我市燃氣安全本質水平?
彭 峻 市住建局局長
【彭 峻】
謝謝您的提問。市委、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城鎮燃氣安全,近年來,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,出臺了一攬子燃氣安全行業管理規定,進一步規范了我市燃氣行業,尤其是瓶裝液化氣行業的經營行為,城鎮燃氣安全形勢總體穩中向好。
2024年,我市將按照“政府支持一點、企業優惠一點”的原則,壓實屬地主體責任,以街區或社區為實施單位,統籌推進“瓶改管”“氣改電”工作,實現餐飲等非居民用氣場所瓶裝液化氣用戶壓降10000戶左右目標,力爭兩到三年內取得顯著成效,有力提升我市燃氣行業本質安全水平,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。今年,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:
一是實施范圍應納盡納。將非居民小型用氣場所(含小餐飲、小外賣、小美容、小洗浴等場所)、單位及企業食堂、教育機構、醫療機構、文旅場所、宗教場所、民政服務機構等公共機構用氣場所均納入實施范圍。
二是多措并舉削減存量。督促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并協調供電公司優化改造方案、簡化報裝流程,加大人力、物力投入,配合屬地做好非居民用氣場所“瓶改管”“氣改電”改造。加強社會宣傳覆蓋面,引導市民盡量選擇到有燃氣安全信息明顯標識的餐飲場所消費,提高市民燃氣安全自我保護意識,倒逼非居民小型用氣場所主動申請“瓶改管”“氣改電”。
三是審管聯動嚴控增量。針對部分非居民用氣場所規模小、更迭快、易恢復經營等特點,逐步建立健全從規劃布局、證照發放到事中事后監管的全流程長效管理機制。我們將會同各板塊提前告知用戶涉及餐飲行業安全的審批監管事項,切實將餐飲等非居民用氣場所安全風險遏制在萌芽期。同時,管道燃氣覆蓋的街區范圍內,原則上不再新增各類瓶裝液化氣用戶,從源頭上維護非居民用氣場所燃氣安全。
常州廣播電視臺記者現場提問
【常州廣播電視臺】
請問市衛健委何小茜主任,近年來,我市醫療急救需求呈逐年上升態勢,針對這種現狀,衛健委層面有什么具體舉措,提升我市急救能力,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?
何小茜 市衛健委主任
【何小茜】
急救能力建設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應急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關乎百姓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。近年來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市衛生健康委始終踐行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努力打造水陸空立體式的急救網絡體系,全力提升醫療急救能力。目前全市設有市級院前醫療急救中心1個,縣(區)級醫療急救分站2個,院前醫療急救站點37個,覆蓋全市所有轄市、區。院前急救從業人員409人,救護車174輛(含負壓救護車70輛)。2023年,院前醫療急救電話呼入量達40.25萬次,累計出車10.78萬次,院前醫療急救需求每年約以15%的速度快速增長。
雖然全市醫療急救資源在不斷增加,但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急救服務需求仍有一定差距。市衛健委牽頭制定《常州市醫療急救體系高質量建設提升實施方案》,通過打造覆蓋全市的“急救一張網”,建好“一個中心”,暢通“兩個鏈條流”,補強“五個要素”,努力構建以智慧急救為特色的全市醫療急救體系,讓全市醫療急救網絡布局更完善,急救服務更貼近百姓需求。
“一個中心”是要建好市級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中心。今年,新建市急救中心將全面投用,屆時我們將打破區域行政界限,實現全域120統一調度、統一電話接入、統一標準、統一流程和統一質量管理“五個統一”,形成科學、智慧急救指揮調度,縮短急救反應時間。
“兩個鏈條流”是要暢通信息流和交通流。一方面,建立起急救指揮、一鍵呼救、電子病歷、設備運行管理、志愿者調度等平臺,實現人、車、設備、站點、醫院、指令等院前院內急救信息的互聯互通;另一方面,與公安協同,暢通120車輛急救快速轉運通道,依托急救指揮調度平臺暢通社會車輛參與急救的綠色通道。
“五個要素”是要補強急救站點、車輛、設備、機構、人才要素。一是優化急救站點布局,我們將在今年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標任務,全市建成40個院前醫療急救站點,在城市東、南、西、北建立4個生命支持中心,基本形成“城市14分鐘、農村16分鐘”急救圈。二是提升急救車輛智慧化水平,對全市60輛急救車輛和車載醫療設備進行5G互聯網技術改造,實現車載設備信息、指揮調度信息、院端信息的互聯互通。三是加密重點場所AED布設,根據大數據分析,對全市人流密集場所增加AED的投放,為搶救生命贏得寶貴的“黃金時間”。四是提高醫院急救救治能力水平,發揮多學科聯合救治優勢,依托“五大中心”建立與院前急救單元的快速響應機制,打通生命救治快速通道,推進先診療后付費、病床等病人的優先制度,真正實現危急重癥患者救治優先。五是加強急救隊伍應急處置能力,全市重點行業重點人群接受急救技能培訓人數不少于1.8萬人,從培訓合格的人員中招募組建急救志愿者隊伍不少于5000人;一般人群接受急救技能培訓不少于5萬人。
掌握應急救護技能關系每個人的生命安全,人人學急救、急救為人人。在此,我們也呼吁各單位各部門、社會各界,共同關注、共同參與、共同推進,攜手編織守護生命的急救安全網。
【薛 靜】
由于時間關系,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里。如果大家還需要了解什么問題請與市政府新聞辦聯系。
改善民生沒有休止符,只有新起點。歡迎各新聞媒體深入報道本次發布會內容,并持續關心關注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情況,提高民生工作的知曉度和支持率,推動實事辦好、好事辦實,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!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|